急救

本文介绍急救的基本知识及提供相关训练课程的机构。

急救的重要

急救就是伤病者发生意外或患上急病时获提供的紧急救助,包括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自行进行急救及家居护理。急救知识不单可帮助拯救性命,也能协助有关人士在危境下决定救助伤者的先后次序,尽量减轻伤亡情况及保障最多人的安全。

急救的基本知识

急救的知识和技巧可提高家居、工作环境、街道上及玩乐时的安全意识。你若曾接受急救训练,便可在有需要时施以援手,并且能够分辨该做及不该做的事情。

出血

  • 直接压法是让伤者躺卧休息及垫高伤肢(骨折者除外)。
  • 检查伤处后,用敷料遮盖伤口,再用绷带施压包扎,但切勿太紧,以免影响肢体末端血液循环。
  • 如伤口有异物或断骨凸出,可在伤口边缘施压。
  • 如直接压法未能止血,可在动脉压点施压,协助止血,施压时间为5至10分钟,切勿超过15分钟。

流鼻血

  • 让伤者坐下,头微微俯下,身体微向前倾。
  • 嘱伤者用口呼吸,然后用手紧捏鼻骨之下的柔软部位。冷敷其前额。
  • 嘱伤者不要吞下咽喉间的血液。
  • 松解伤者紧束的衣物。
  • 捏鼻约10分钟后,如未能止血,再捏10分钟。
  • 在止血后,嘱伤者4小时内不要擤鼻涕或挖鼻孔。
  • 如仍未止血,立即送院治疗。

烫伤

  • 将伤者移离热源。
  • 检查伤者的呼吸及脉搏。
  • 检查伤者的受伤情况。
  • 降温及处理伤口 – 用清水冲洗伤口,降低伤口温度及减轻痛楚,跟着用消毒敷料遮盖伤处。如为面部烧伤,可用布或三角绷带覆蓋及包扎面部。在覆蓋前,必须先在布上眼口鼻位置剪孔。
  • 处理休克。
  • 尽速将伤者送院。

中暑

  • 将病人移到清凉的地方。
  • 令病人的体温降至摄氏38度 – 适量脱去衣服、用湿毛巾擦抹病人全身及扇凉。
  • 如病人人事不省,将他置于复原卧式;如病人清醒,可让他饮水,但切勿给予热饮或具刺激性的饮料。
  • 送院治疗。

抽筋

出现抽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 中暑
  • 脑痫症
  • 发烧
  • 中毒
  • 酒精中毒
  • 血糖过低
  • 头部受伤
  • 癌症
  • 中风
  • 妊娠期并发症

如果目睹有人抽筋,你应该:

  • 保持冷静,并紧记抽筋一旦发生便无法可以阻止。
  • 协助病人躺下,以防止他跌倒。
  • 帮助病人侧卧,让他口里的唾液或血能够流出来。
  • 将现场附近的硬物、尖锐或烫热的物件移走,以免伤及病人。
  • 松开病人颈上的衣饰。

不应该:

  • 遏制病人的动作,因这样可能会引致其受伤。
  • 将任何物件放入病人口内,否则有机会引致其牙齿损伤、哽塞,或令自己手指被病人咬伤。

遇到有人昏迷时

应该:

  • 保持镇定,立即致电999 召唤救护车。
  • 帮助病人侧卧,让他口里的唾液或呕吐物流出来。
  • 松开紧箍著病人颈部、胸部和腰部的衣饰。
  • 给病人盖上毛毯或衣物,为他保暖。
  • 陪伴病人直至救护员到达。

不应该:

  • 用枕头或其他物件垫起病人的头部。
  • 强行令病人坐起来。
  • 让病人进食或饮水。

更多关于紧急救护的资料,可浏览以下连结。

救护服务常见问题更多急救知识

若遇上紧急医疗状况,请立即致电999求救。

急救训练

提供急教证书课程的机构包括:香港圣约翰救护机构、香港红十字会、职业安全健康局及医疗辅助队等。你可浏览这些机构的网页以获得更多资讯。

香港圣约翰救护机构(只备有繁体版本)香港红十字会(只备有繁体版本)职业安全健康局医疗辅助队

「击活人心」– 心肺复苏法及自动心脏除颤器课程

消防处为进一步在社区推广心脏骤停急救法,现正向公众人士免费提供「击活人心」 – 心肺复苏法及自动心脏除颤器课程,教导公众如何使用除颤器,以期当有心脏骤停时,附近的人可即时为其进行急救,从而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更多关于「击活人心」– 心肺复苏法及自动心脏除颤器课程

急救服务

医疗辅助队会尽量因应非牟利机构的要求,提供免费急救服务。申请机构须在活动举行当日最少14个工作天前,将申请表递交医疗辅助队总部。

更多关于医疗辅助队的急救服务
本页内容对你有帮助吗?
本页内容对你有帮助吗?
欢迎输入你的意见!(可选择填写)
请注意: 此表格并非用作处理查询或投诉,如需协助,请致电(852)183 5500或电邮enquiry@1835500.gov.hk 联络24小时服务的支援中心。联络24小时服务的支援中心。
多谢!你的意见只会用作改善「香港政府一站通」。
修订日期: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