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溪水質
香港許多河流及溪澗位於人口密集的地區,因此河溪污染可構成嚴重的衛生問題。本文介紹目前香港河溪的水質狀況,以及政府採取的保護河溪水質措施,以達到最高環境標準。
河道的重要性
香港地勢起伏、加上夏季雨量充沛,因此本地有不少河流、溪澗和明渠,尤其是在新界地區。保持河道清潔不受污染有不少好處。河溪上游流入水塘,供應穩定的食水來源;而下游用於農田灌溉,亦是各種水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另外,河溪同時是雨水流入大海的通道。因此,河道污染不但威脅市民健康,更會影響香港的自然生態。
監測河溪水質
為確保市民的健康,環境保護署定期在30多條河流及溪澗的82個採樣站監測河水水質,其目的是:
- 顯示河溪的水質健康狀況。
- 反映河溪水質的長期變化趨勢。
- 評估水質指標的達標率。
- 為制訂本港水污染管制策略提供依據。
水質監測包括測量50多項參數,其中有物理化學特性、有機物、營養物、有毒金屬和細菌等。環保署每月均進行實地監測,並採集水樣本作進一步化驗分析。
有關河溪水質監測的詳情河溪水質指數及數據
環境保護署定期整理河溪水質指數,讓公眾了解河流和溪澗的水質狀況。指數反映河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五天生化需氧量以及氨氮水平。溶解氧含量過低會危害大部分水生物的生存,而五天生化需氧量和氨氮水平則顯示河溪受有機物和生活污水污染。近年來,香港大部份河溪的水質均獲評為「良好」至「極佳」等級。有關近期河溪水質的數據,可在環境保護署的網頁下載。
河溪水質數據若你對河溪水質的數據有任何查詢,請致電環保署的顧客服務中心 2838 3111 或電郵至 enquiry@epd.gov.hk。
河溪水質年報
環境保護署每年均發表一份河溪水質年報,紀錄該年監測成果及河溪水質的改善情況。環保署亦編製了一份二十年河溪水質報告,回顧自一九八六年以來的監測工作、水質變化和污染控制成效。報告可於公共圖書館及各個環境資源中心借閱,亦可在環境保護署的網頁下載。
河溪水質報告修訂日期: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