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的樂趣和運動安全
保持活躍絕對有益身心。本文介紹如何透過運動獲得最大健康裨益,以及各運動場地。
運動的益處
因應身體狀況,每天累積30分鐘的中等強度體能活動(可分段進行,但每次不少於10分鐘),持之以恆,可獲得以下益處:
- 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提升工作效率;
- 消耗熱量,保持理想體重;
- 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 強化肌肉,並有助減低骨質疏鬆的風險;
- 增加關節靈活性和柔軟度,減低受傷和跌倒的風險;
- 減低患上心血管病、高血壓、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並有助預防部分癌症(例如大腸癌);
- 紓緩壓力,增強自信,促進心理健康;及
- 多參加集體運動有助擴闊社交圈子。
「普及健體運動」旨在提高市民對運動的興趣,鼓勵大眾每天運動。此運動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和衞生署聯合推行。
殘疾人士亦可從運動獲益,以下連結提供殘疾人士的運動建議。
運動種類
儘管生活忙碌,也應培養恆常運動的習慣。運動種類繁多,我們可按個人興趣,選擇喜愛的運動。以健康效益來劃分,運動可分為三大類:
心肺耐力鍛鍊運動
你可嘗試鍛鍊心肺功能的運動,如游泳、遠足、健行、踏單車、緩步跑、行樓梯、跳健體舞等。
肌肉鍛鍊運動
進行重量訓練,如器械健體及舉啞鈴,能有效鍛鍊肌肉,改善體型。
伸展運動
身體不同部位的靜態伸展運動,有助活動關節,舒展筋骨。
想了解體能活動與熱量消耗,可瀏覽以下連結。
投入運動的樂趣
單獨運動可讓你享受獨處時光;與親朋一同參與運動競技,亦有助聯繫感情。戶外運動可讓你親近大自然,舒暢身心;室內運動則可讓你毋須理會天氣狀況,想運動就運動!
要了解不同運動的規則,可瀏覽以下連結。你也可向有關的體育總會查詢。
運動規則受資助體育總會康體活動
要坐言起行,開始運動,可參加康文署舉辦的康樂及體育活動,大部分活動收費低廉,有些課程更讓長者免費參與。以下連結載有社區康樂體育活動的資料。
康體設施及體育盛事
康文署向公眾提供一系列康體場地和設施,包括足球場、網球場和羽毛球場。你可透過「SmartPLAY康體通 網上預訂服務」網上預訂這些設施。
體育迷亦可參與本地舉行的體育盛事。
更多關於本地體育盛事運動安全
想盡得運動的益處,應做足安全措施,以減低受傷風險。
運動前,你應:
- 選擇舒適稱身和配合天氣的衣服,例如棉質衣物;
- 選擇鞋頭、鞋踭適合腳形又合尺碼的運動鞋;
- 避免空肚做運動,太飽亦不適宜;
- 緊記做10至15分鐘的熱身運動;及
- 注意運動量,量力而為。
運動創傷,如皮膚擦傷、肌肉抽筋、關節軟骨撕裂和腳踝扭傷時有發生。以下連結載有運動時受傷的處理方法。
常見運動創傷和處理方法修訂日期: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