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空氣質素
香港特別行政區、廣東省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現正緊密合作,致力攜手解決珠江三角洲空氣污染問題。在本文你可以了解三地政府合作推行的措施,其中包括於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內設立空氣質素監測網絡。
區域空氣質素監測網絡
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署與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於二零零五年共同建立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粵港環保部門聯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於2014年9月共同優化監測網絡,並將網絡更名為「粵港澳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測網絡」,實時發佈三地的空氣質素資訊。同時,空氣監測子站由16個增加至23個,其中10個城市子站由廣東省內有關城市的環境監測站或國家委託的第三方運維機構運作、8個區域子站由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運作,1個位於澳門境內的子站由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運作,其餘4個則位於香港,並由香港環境保護署運作。
監測網絡的目標
設立區域空氣質素監測網絡的目的為:
- 提供準確的空氣質素數據,協助粵港澳三地政府了解珠江三角洲區域的空氣質素情況及污染問題,以制定合適的控制措施
- 透過長期的監測,評估空氣污染控制措施的成效
- 向公眾提供區域內各地空氣質素的資訊
實時空氣質素資訊
為了向公眾提供更詳盡的實時空氣質素資訊,監測網絡每小時發布各種空氣污染物的濃度水平。同時,監測網絡提供粵港澳當地最新的空氣質素指數:澳方和粵方會每小時發布空氣質量指數;港方則會每小時發布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另外,監測網絡每年公布珠江三角洲區域的監測結果及長期趨勢分析,並每季度發布監測數據的統計概要。
解決區域空氣污染問題
香港特別行政區及廣東省政府已制定並推行多項污染防治措施,希望讓兩地市民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以及提升下一代的生活環境。其中,兩地政府各自採取了以下的措施:
香港
- 落實及跟進「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質素管理計劃」內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的進度和成效,以持續改善區域空氣質素。
- 增加使用天然氣發電。
- 繼續進行新一輪檢討香港空氣質素指標的工作。
- 先後公布了《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和 《香港清新空氣藍圖 2035》。
- 草擬管制建議,期望於二○二四年前收緊受規管建築漆料的 VOC 含量限值,並擴大管制範圍至清潔用品。
廣東省
- 加大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物排放的管理。
- 實施揮發性有機物企業分級管控。
- 深化工業爐窑的分級管控。
- 推動鋼壓延、鋁型材行業清潔能源改造。
- 推進鋼鐵超低排放改造。
修訂日期: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