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體設施和其歷史起源、發展過程
康樂體育一向是香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多年來,相關設施的發展,反映了城市的面貌變化。我們將以香港的康體設施為題,與你訴說其歷史起源、發展過程和使用現況。
公園
為數眾多的公園是香港市民進行戶外康樂活動的主要場所,其中的香港動植物公園、維多利亞公園、九龍公園及屯門公園,均是康體活動的重要場地。
香港動植物公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位於太平山北坡,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園。香港動植物公園佔地5.6公頃,於1871年全面落成並開放予公眾參觀,當時名為植物公園。1876年起,公園陸續飼養雀鳥及哺乳類動物。直至1975年正式易名為「香港動植物公園」,以反映園內動物及雀鳥數量增加。時至今日,東面的舊公園已建成廣為市民歡迎的兒童遊樂場、鳥舍、溫室及噴水池平台花園;西面的新公園是哺乳類及爬行類動物的居所,吸引大批遊客參觀,尤其是週末時段。
維多利亞公園
維多利亞公園建於銅鑼灣填海而成的土地上,於1957年正式啟用,是全港最受歡迎的綠化設施之一。經過2000至2002年間的全面整修,公園增設了多個全天候足球場,設施包括舉行香港網球公開賽和國際網球賽事的網球場、游泳池場館、草地滾球場、緩跑徑、籃球場、中央草坪、模型船池和兒童遊樂場。
九龍公園
九龍公園地處英國殖民時期的威菲路軍營舊址,是當時英軍駐紮於九龍半島的戰略重地。九龍公園佔地13.3公頃,於1970年落成啟用。經過1989年的全面重建,公園增設了眾多現代設施,但仍然保留公園北區的動態康樂場地以及南區的靜態休憩場地。此外,公園還設置了游泳池場館、室內體育館、小型足球場、戶外廣場、鳥湖、百鳥苑及多個主題花園等多項充滿生氣的設施。
屯門公園
屯門公園於1985年至1991年期間分階段開放,成為新界首個提供綜合康樂設施的大型公園。屯門公園佔地約12.5公頃,中心位置建有一個人工湖。園內著名的景點設施就要數爬蟲館,它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首個同類場館。只要踏進館內,你就能近距離觀賞長鬣蜥、地氈蟒、錦龜等各種奇珍異獸。
游泳池
全港各區分別設有44個公眾游泳池場館。自1950年代以來,公眾游泳池設施便成為市民夏日消暑的熱門去處。九十年代較重大的改進,就是在各大游泳池增添了嬉水設施。
摩理臣山游泳池於1972年啟用,提供暖水池設備,成為全港首個室內公共暖水游泳池。目前,全港擁有26間設有暖水游泳池的場館。
公眾游泳池資料及開放時間運動場館
香港的運動場館可追溯到香港建城之初,當年的域多利會運動場舊址,如今已經矗立著香港大會堂。時移世易,現時的公共體育館已經遍佈全港各區,為市民提供羽毛球、籃球、排球、投球、網球、乒乓球、壁球、桌球、攀爬以及舞蹈等各式各樣的運動康樂活動。
近年多個運動場館設施, 包括新建位於將軍澳的室內單車場及體育館,進一步迎合熱愛運動的市民需要。在不久將來,在啟德興建的體育館,包括一座能容納5萬人的主場館、一座容納5千人的輔助運動場及一座容納4千人的室內體育館,定必提供更優質的康體活動設施。
室內運動場館的位置、收費及租訂方法高爾夫球設施
自100多年前由外國人引入香港後,高爾夫球運動便日漸成為市民喜愛的運動。現時設有屯門康樂體育中心、和宜合道運動場、順利邨體育館和港島東體育館共4項高爾夫球設施。在西貢滘西洲有全港唯一的公眾高爾夫球場,擁有三個18個洞的球場。您在盡情揮桿之餘,還有機會與麻鷹、白鷺、蒼鷺甚至偶然出現的赤麂等野生動物共享球場美景。
高爾夫球設施的資料滘西洲高爾夫球場資料單車運動
單車運動日漸受香港市民歡迎。近日,政府啟動連接馬鞍山和屯門的單車徑興建項目。位於將軍澳的香港單車館亦已於2014年4月全面啟用,提供250米室內環形單車賽道以及 3000個觀眾席。
設於葵青區的香港賽馬會國際小輪車場於2009年啟用,並為小輪車手舉辦相關訓練課程。
國際小輪車場香港單車遊滑板運動
如果你有冒險精神,不妨嘗試一下滑板運動。 2000年後, 香港滑板運動愛好者人數大增。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全港各區的專用滑板場及極限運動場,例如粉嶺的極限運動場便大受歡迎,而設於將軍澳的極限運動場亦已於2014年4月落成啟用。
滑板場極限運動場